墓园建一面纪念墙让骨灰海葬有了可纪念的地方
2020-01-07墓团网
获悉:海葬、树葬等绿色殡葬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逝者家属的欢迎,然而,令他们“头疼”的是,通过这种方式安葬后,因为没有墓碑,家属要缅怀这些先人,只能在“头脑中想象”,没有了承载纪念的方式。
昨天,记者从江门市民政局获悉,为了让这些参加绿色殡葬的逝者后人有一个纪念的载体,该市的殡仪馆正在建设绿色殡葬纪念墙,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满足逝者后人纪念先人的愿望。
记者从江门市民政局获悉,该市自2010年开始实施海葬等绿色殡葬服务,统计显示5年多来,已有300余具逝者骨灰参加了海葬这种绿色的殡葬。
然而,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,一些参与先人骨灰海葬的家属反映,觉得海葬中将逝者骨灰撒海后,就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逝者的东西了,“每年清明想去祭拜,都不知道去哪里。”市民梁先生说。江门市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也表示,这也是制约海葬等绿色殡葬工作开展慢的原因之一。
记者昨天也了解到,为了满足逝者家属需求,江门市殡仪馆决定在江门长青墓园建一面纪念墙,参加海葬、树葬等绿色殡葬的逝者家属可以将逝者的名字刻在上面,每年可以来这里进行祭奠。“目前,纪念墙正在建设中,预计最快今年可投入使用,最迟明年清明前肯定可投入使用。”江门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今年,为了倡导市民积极参与绿色生态安葬,进一步完善奖励补贴制度;江门市民政局出台新举措,规定五邑地区户籍先人骨灰按属地原则选择绿色生态葬法,且不设立专位祭祀的,每份骨灰可享受一次性资金补贴500元,颁发《纪念证书》并可在绿色生态葬法集中纪念设施镌刻名字。